央廣網天津10月21日消息(記者周思楊 韓雨晨)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10月21日,記者從新聞發布會獲悉,五年來,天津市深入實施高質量發展“十項行動”和“三新”“三量”工作,“十四五”規劃各項目標任務全面落地,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建設邁出新的堅實步伐。
以京津冀協同發展統領高質量發展 戰略牽引效應更加彰顯
天津市堅持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加快自身高質量發展——
中國資源循環集團總部等一批有影響力的資源在津落地發展,濱海新區與雄安新區、北京城市副中心錯位聯動發展態勢日益顯現。聯合京冀共建12家全國重點實驗室,協和天津基地等創新平臺加快建設,“京津研發、區域轉化”格局成勢見效。
實施高端儀器設備和工業母機、網絡安全和工業互聯網等6條重點產業鏈圖譜落地行動,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生命健康等5個集群晉級“國家隊”。
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5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京津冀社保“一卡通”“一碼通”更加便民,政策會商、人才流動等機制更加完善,三地資質資格互認事項超200項。
加快“三新”蓄勢聚能 新質生產力發展更加蓬勃
天津市將科技創新、產業煥新、城市更新作為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核心競爭力全面增強——
天開高教科創園開園兩年多來,累計注冊企業超3900家,中醫藥AI大模型等一批優秀成果實現孵化轉化。全國重點實驗室達到29家、數量增長近2倍。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繼續保持全國前列,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十三五”期末的2.4倍,取得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等一批重大創新成果。
綠色石化、汽車、高端裝備等支柱產業提質升級,產值規模均超千億元。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等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穩中有升,2025年上半年達到30.6%。擁有國家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雙試驗區”、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和國家級車聯網“雙先導區”,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兩雙”城市。
城市更新精耕細作,累計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054個,惠及居民約53萬戶,群眾居住環境有力改善。第一機床總廠改造等一批典型案例入選國家試點示范。
推動“三量”見行見效 高質量發展動能更加強勁
天津市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在盤活存量、做優增量、提升質量中加快培育新動能、更新舊動能——
一批老舊廠房、商務樓宇、工業園區等存量資源實現“騰籠換鳥”,導入新產業、新業態、新功能,274處商業設施實現業態升級,142棟小洋樓煥彩亮新。自2024年以來,全市盤活存量土地3887公頃、空置房產1669萬平方米,實現盤活收入超千億元。
京東、華為等一批民企在津深入合作,空客、英力士等一批外企在津增資深耕,南港年產120萬噸乙烯等一批牽引高質量發展的項目建成投產,支撐性資源和標志性項目加速集聚。
稅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達到76%,居領先地位;國資國企經營效益向優,民營經濟增加值占比、稅收貢獻率2025年上半年分別增至37.8%、48.2%,發展的“含科量、含新量、含金量、含綠量”不斷提高。
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內生動力活力更加充沛
天津市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改革開放先行區引領帶動作用充分顯現——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改革任務全面完成,在國家考核中連年獲評A級。
對外開放能級全面提升,通道型、平臺型、海洋型、制度型、都市型開放新優勢加快構建,自貿試驗區獲批以來,52項試點經驗和案例在全國復制推廣,全國首家外商獨資三級綜合醫院——鵬瑞利醫院落地開診。
深入實施港產城融合發展行動,天津港集裝箱年吞吐量突破2300萬標準箱、位居全球第8位,造船、修船、海工裝備、航運服務等臨港產業加快發展。
服務保障夏季達沃斯論壇等重大活動成功舉辦,城市影響力、美譽度不斷增強。
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生活品質更加美好
天津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深入實施高品質生活創造行動,幸福天津成色更足——
每年實施20項民心工程,建成開放梅江公園(二期)等一批城市公園和275個口袋公園。
累計建成養老機構357家、老人家食堂1852家。建成一批教育資源項目,新增義務教育學位18.57萬個、普通高中學位4.3萬個。人均預期壽命達到82.58歲,北京協和醫學院天津醫院一期、市人民醫院改擴建等項目投入使用,人民看病負擔進一步減輕。
文商旅深度融合發展,天津“山、海、河、樓、港”特色充分彰顯,“十四五”以來累計接待游客超9.5億人次,海河游、郵輪游持續火爆,呈現“近悅遠來、好戲連臺”的文旅新氣象。
穩步提升超大城市治理水平 現代化大都市“新形象”更加靚麗
天津市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品質品位實現雙提升——
地鐵4號線、5號線延伸線、6號線二期、7號線南段、10號線、11號線相繼建成開通,軌道交通日均客流較2020年翻了一番。
建成189處路外公共停車場,新增停車泊位4.1萬個。
全面綠色轉型深入推進,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累計下降16.8%,提前完成節能降耗目標任務。2025年1月至9月,全市PM2.5濃度降至每立方米33.16微克,空氣優良天數比例達到78%。
城市安全基礎更加扎實,累計改造燃氣管網2625公里、供熱管網2281公里,實現老化隱患動態清零。
社會大局保持安全穩定,法治天津、平安天津水平全面提升。
“‘十四五’的發展成就,已熔鑄為城市發展的堅實基座。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天津將乘勢而上,接續奮斗,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天津篇章!”天津市發展改革委主任戴永康說道。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