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10月15日消息(記者周思楊)10月14日,常州市文化產業(人才)京津冀推介會在天津舉辦。推介會上,常州市城市風光、人才政策逐一展現,33家常州文化企事業單位帶來了200余個崗位,吸引眾多天津高校學生關注。同時,常州與京津冀地區達成多個合作協議,共同書寫南北協同、雙向賦能、共贏未來的文化人才佳話。

推介會現場(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常州與天津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130年前,常州籍實業家盛宣懷在天津創辦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北洋大學(今天津大學),天津大學校園內7尊杰出人物塑像中,盛宣懷、張太雷等6位均為常州人,成為雙城人文交融的生動見證。自2020年以來,已有4049名天津人才赴常州就業創業,其中有353人來自天津大學。

常州市天寧區夜景(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會上,常州市進行人才政策現場推介,為京津冀人才搭建通往長三角發展的“綠色通道”。據悉,常州始終把人才作為城市發展的“核心動力”,近三年累計引進各類人才超35萬人,領軍型創新創業項目近5000個,先后助力11家人才企業成功上市,總市值達574億元。常州市人才政策不僅集成提供10大領域、25條個性化禮遇服務,更針對文化領域出臺專項扶持措施:設立文化產業發展資金、文藝精品創作生產專項資金、高層次文化人才專項資金,每年在文化方面的財政投入超1億元,為文化人才創新創業提供充足資金保障。在配套服務上,常州市建成投用人才公寓11.78萬套,能常年滿足35萬人才“拎包入住”,來常人才可享受3年免費入住福利;同時推出面試補貼、購房補助等支持措施,為人才降低發展成本。

常州市網絡視聽產業園景象(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當天,常州與京津冀地區達成多個合作協議,涵蓋文旅消費、人才培養、文化傳媒、校企合作等多個領域;天寧區與京津冀地區也促成一批合作協議,涉及數智服務、綠能合作、內容創作、非遺傳承等領域,成為雙城資源互補的具體實踐。活動現場,天津大學、天津美術學院等高校學生也來到現場,了解常州的人才政策詳情和崗位信息,表達赴常發展的意向。
據悉,本次推介會吸引了政、企、校多方參與,各方代表齊聚現場共同為雙城合作建言獻策,持續深化與京津冀地區在文化產業、人才領域的交流合作,推動資源共享、要素互通,共同書寫南北協同發展的新篇章。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