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短劇日益火爆,網上出現了不少“急招霸總日薪5000元”等演員招募信息,看似門檻不高,實則暗藏騙局。從巧立名目的“中介費”,到虛假承諾的“培訓費”,不少心懷演員夢想的應聘者,未進片場先入陷阱。防止短劇行業演員招募騙局,應從規范選角機制、強化行業自律、增強大眾防范意識等方面協同發力。
當前,演藝行業選角機制不夠規范與透明,一些從業者與中介、培訓機構勾結,以“當演員”“見明星”為餌引人上鉤,實則只安排“龍套角色”,若推薦失敗干脆推諉甩鍋。這些亂象嚴重擾亂行業秩序,也涉嫌違法。
治理此類亂象,要從完善選角機制入手。相關部門應加快制定可供參考的演藝行業選角規范,推動建立公開透明的選角流程。同時,應對以中介、培訓名義變相收費干預選角等不良行為,開展有力監管與有效治理。對欺騙應聘者的非法行為嚴加懲治,斬斷利益鏈條。
部分制作機構、培訓機構視演員招募為“搖錢樹”,不僅損害演員利益,還破壞了行業風氣,影響行業長久發展。要強化行業自律,行業組織應當發揮正面導向作用,制定演員招募、演藝培訓行業自律公約,建立健全相關信用評價體系。制作方也應自覺嚴把選角關,立規矩選良才,讓真正有潛力、有實力的演員,公平公正獲得機會。
增強大眾防范意識,是杜絕騙局的重要手段。許多演藝圈追夢者因缺乏常識和維權意識,容易輕信虛假招募信息。為此,應強化普法宣傳,提升大眾對此類騙局的辨識能力。同時,要進一步完善維權渠道,更好保障演藝從業者合法權益。(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覃皓珺)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