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是第34個國際減災日,主題是“共同打造有韌性的未來”。在10月13日上午,深圳市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深圳市應急管理局)在深圳野生動物園舉行了國家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揭牌儀式、主題宣傳活動頒獎儀式等。市應急管理局、教育局、文體局、各區(新區和深汕特別合作區)抗震辦等相關負責人、獲評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和基地代表參加了活動。
國家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揭牌
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作為防震減災宣傳的固定陣地,是開展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的重要場所。近年來,深圳以豐富基地展示載體、增強互動性和趣味性、加強業務培訓、打造科普專家隊伍等多種方式,多措并舉推進科普教育基地建設,形成了深圳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深圳野生動物園)、深圳市安全教育基地、各區安全教育基地等多個具有深圳特色的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
經過多年的建設,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建設成果突出,成效顯著。其中,深圳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深圳野生動物園)在2022年被中國地震局認定為“2022年度國家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揭牌儀式上,深圳市應急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市抗震辦主任楊金山,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以及深圳野生動物園相關負責同參加了揭牌儀式。
此次揭牌意味著深圳市在防震減災領域不斷加強資源整合,完善宣傳教育陣地建設,逐步邁向新的里程碑。基地也將在現有的資源基礎上,繼續挖掘傳播資源,創新傳播方式,并通過各種新穎的體驗項目向游客普及防震減災相關知識。
防震減災科普“進校園”活動
據介紹,除了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深圳還有一批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學校。今年深圳市應急管理局已多次在重要宣傳節點,開展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活動。就在9月份,市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聯合深圳市教育局在羅湖教科院附屬學校開展了深圳市防震減災科普進校園活動,開展了包括贈書儀式、知識講座、座談會、應急疏散演練等系列豐富活動,以“教會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為目標,營造全校防災減災學習的良好氛圍,增強師生的災害風險防范意識。

在校園開展地震專項應急演練(深應宣 供圖)
下一步,根據《深圳市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 市教育局關于開展2023-2025年創建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工作的通知》要求,深圳市將持續推動中小學校加強防災減災科普教育工作,結合學校自身情況舉一反三,在廣大師生中因地制宜地開展相關科普宣傳教育和應急演練,不斷提高師生應對突發自然災害的能力,減少各種自然災害造成的傷亡和損失。
多形式開展“國際減災日”主題宣傳
在第34個國際減災日到來之際,現場還以多種形式開展了防災減災主題宣傳,設置頒發“2023年深圳市防災減災大型網絡知識競賽活動”證書、贈送防災減災科普書籍、派發宣傳資料等內容,為市民科普防災減災知識。

向師生代表派發防災減災科普書籍(深應宣 供圖)
今年5月7日至6月7日,深圳市應急管理局開展了為期一個月“SZ防災杯-2023年深圳市防災減災大型網絡知識競賽活動”,共有 127800人次參與。其中,學生專場參與人次為69767人次,社會專場57125人次,活動中涌現出許多防災減災達人,現場邀請了8位代表領取活動榮譽證書,旨在進一步激發全社會關注防災減災,倡導各界共同打造有韌性的未來。
活動還舉行了贈書儀式,向11個區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代表、全市獲評省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和示范學校贈送了一批防災減災科普書籍。希望各相關單位通過多種形式,開展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活動,切實提升全民防災減災意識和避險能力。(深應宣)
長按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