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消防救援隊伍作為同群眾貼得最近、聯系最緊的隊伍,有警必出、聞警即動,奮戰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特別是在重大災害事故面前,消防救援隊伍不畏艱險、沖鋒在前,作出了突出貢獻。

廣東省江門市消防救援隊伍始終如一地用“負重前行”換取人民群眾的“歲月靜好”,用“披星戴月”鞏固全面發展的“強勁態勢”,用“生命守護生命”扛起黨和人民賦予的崇高歷史使命,全面展現當代消防救援隊伍對人民、對國家、對事業的無限忠誠,用集體的力量樹起了最美的旗幟。

在“11·9”全國消防日前夕,江門市在消防救援系統集中遴選了一批消防先進班組,推出系列巡禮報道。這次,我們走進的是江海高新消防站“蛟龍”水域救援分隊。

高新消防站“蛟龍”水域救援分隊抗洪救災現場(江門消防供圖)

6月23日,廣東清遠英德市遭遇連續強降雨,境內多個河段水位暴漲,刷新歷史最高水位紀錄,沿江多個鄉鎮發生嚴重洪災。一時間,房屋倒塌,道路、通訊中斷,群眾被洪水圍困陷入險境,亟需救援。

江海區消防救援大隊接到江門市支隊跨區域增援調度集結命令后,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其中,高新消防站“蛟龍”水域救援分隊第一時間完成人員車輛裝備集結,跟隨支隊增援力量火速趕往受災現場。

抗洪救災現場(江門消防供圖)

“我們的主要任務是負責高道村的人員物資救助轉移,一定要將每一名群眾轉移到安全地點,讓黨和政府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作為救援分隊的隊長,戰寶廷憑著多年救援經驗,帶領水域救援分隊挺進受困群眾家中。

抗洪救災現場(江門消防供圖)

一趟、一趟、又一趟,兩艘橡皮艇在洪水中來來回回。23日23時30分,經過9個小時的緊張救援,“蛟龍”水域救援分隊共轉移運送群眾20余人,為生病群眾送藥5次。

6月24日,洪水剛退,隨處可見超30厘米厚的淤泥和滿地枯枝、垃圾,嚴重影響復工復產。分隊隊員顧不上休息,迅速開展災后清淤沖洗行動。

在清理完英德市牛江鎮中學的淤泥后,滿腿都是污泥的隊員陳中浩說:“我們辛苦一點,群眾生活就能快一點恢復正常。”

災后清淤沖洗行動(江門消防供圖)

剛完成近10個小時的清淤排障工作,看到“戰友們”滿臉滿頭的泥巴,手腳磨出好幾個大血泡,衣服也透著一股汗酸味,隊員黎柏財自我調侃道:“為了群眾能早日恢復正常生活,一切都值得。更何況,這還是最天然最美的妝容,是真正的男人味!”

高新消防站“蛟龍”水域救援分隊,是高新消防站的核心支撐力量,疫情防控消殺、高考保衛、抗擊臺風……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們沖鋒在前、揮汗如雨的身影。

日常演練(江門消防供圖)

成立至今,分隊出色完成了2021年“5.26”井下救援、“7.15”珠海石景山隧道救援、2022年“6.11”恩城鎮水災救援等救援任務,隊員孫雄被評為珠海“7.15”景山隧道救援個人嘉獎,榮獲江海區2022年“最美退役軍人”稱號;隊員黎柏財因處置“5.26”井下救援任務表現出色榮立個人三等功。他們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消防心系群眾、無私無畏、勇敢頑強的優良作風,踐行著“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的錚錚誓言!(江門消防)

編輯:歐峰
原創版權禁止商業轉載 授權>>
轉載申請事宜以及報告非法侵權行為,請聯系我們:010-56807194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