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楚雄州青山嘴水庫 智慧矩陣筑牢安全堤壩

俯瞰青山嘴水庫。

近年來,楚雄彝族自治州青山嘴水庫工程建設管理局抓住國家推進現代化水庫運行管理矩陣建設試點的機遇,以安全運行、效益釋放、能力躍升為目標,以“智慧+”為抓手,持續深化“天空地水工”一體化監測、跨域協同治理和數字孿生應用,用智慧矩陣筑牢水庫安全堤壩。

在日常管理中,青山嘴水庫推動巡查方式從物理整合向效能聚合轉變。AI視頻監控和無人機系統的引入,使得原本的人工長時間巡查,轉變為無人機每3小時自動巡檢和AI視頻24小時實時監控,人力投入減少八成,巡查效率提升十倍。依托“一屏統覽”矩陣平臺,雨水情、工情等數據可秒級調取,防洪調度方案擬定效率提升80%,決策的科學性和時效性大幅增強。

在智慧調控方面,水庫打通“國家—省—州—水庫”四級數據鏈路,實現水文數據與氣象模型聯動,接入衛星降水信息、39個雨量站及2個水文站的實時監測數據,預報預見期延長至24小時,準確率達到92%。水庫調度更加科學高效,水資源利用率提升,損耗明顯下降。與此同時,龍川江流域生態治理持續推進,壩前水質穩定保持在Ⅱ類至Ⅲ類,下泄流量動態調節保障生態基流,下游國控斷面水質常年保持Ⅲ類以上,庫區林草覆蓋率提升至93%,生態價值持續凸顯。

為全面提升運行管理能力,水庫投資520余萬元建設矩陣平臺,整合大壩位移自動監測、白蟻智慧監測與防治、高清視頻監控、無人機巡查等手段,實現“天空地水工”一體化全覆蓋,徹底消除監測盲區,隱患預警準確率提升至95%,形成早發現、早處置的安全防控體系。通過布設物聯網傳感器,對大壩、閘門啟閉機、輸水管道等設施設備進行實時監測,小故障能夠即時預警處置,水資源調度更加精準高效,有力支撐了流域產業升級、城鄉融合和生態保護,推動實現以水定產、以水促城的良性循環。

今年汛期,水庫依托風險評估模型和智能預警系統,提前24小時發布超標準洪水風險預警,通過科學調度騰庫,成功錯峰調蓄洪水1932萬立方米,減少下游經濟損失超千萬元。與此同時,大壩安全智能監測系統新增81個滲流、位移和AI視頻感知設備,實現監測全覆蓋,進一步保障下游50萬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水庫安全運行水平邁上新臺階。(記者 段曉宇 通訊員 周正封)

編輯:魏文青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hellogs.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